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发布 出土万余件文物
编辑: 来源: 经济晚报2015-11-04 19:41:00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编辑: 来源: 经济晚报2015-11-04 19:41:00
经济晚报南昌4日消息(记者 王琴红 文/图)历时5年考古发掘,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墓主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1月4日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考古成果。
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的西汉列侯墓园
海昏侯墓园位于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2011年,村民在发现盗墓情况后及时上报,避免了墓园被进一步破坏,使海昏侯主墓得以保存完整。
秦汉考古学家认为,海昏侯墓园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错落有致分布着以海昏侯墓为核心的大小8座墓葬和一座车马坑。”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介绍称,以侯和侯夫人墓为中心的祠堂、寝殿、便殿、厢房和墓园墙以及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各类地面建筑基址,布局之完整、祭祀体系之完备,为中国考古史上所罕见。
江西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数量最多墓葬
徐长青表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我省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墓葬。5年来考古人员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清理出土了各类文物1万余件。
值得一提的是,海昏侯墓及其车马坑出土的9千余件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使多种古代文献2000年后重见天日,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也是江西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出土的整套乐器,包括两架编钟、一架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众多的伎乐俑,形象再现了西汉列侯的用乐制度;出土的偶车马特别是两辆偶乐车与实用安车、轺车,为西汉列侯的车輿制度作了全新的诠释;大量工艺精湛的错金银、包金、鎏金车马器、乐器和图案精美的漆器,显示出西汉时期手工业高超的工艺水平。
此外,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车马坑作为侯墓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土了实用高等级马车5辆,马匹20匹,错金银装饰的精美铜车马器3000余件,反映了西汉列侯车舆、出行制度,对于研究、认识西汉列侯等级葬制具有重大价值。
“由于文献的缺乏,我们对汉代列侯等级的丧葬制度了解甚少。这次海昏侯墓地的发掘,填补了考古学史上的这一空白。”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著名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说。
墓葬主人是海昏侯国的某一代海昏侯
自2011年3月至今年10月底,考古工作者已完成墓园、3座祔葬墓、主墓藏阁和1座陪葬车马坑的清理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海昏侯墓主椁室的清理工作。
根据墓葬、墓园和出土文物的特点,结合文献记载,专家认为海昏侯墓与西汉海昏侯国存在很大关联,墓葬主人就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国的某一代海昏侯,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但具体是哪一代海昏侯,还有待于更多的证据。
“最值得期待的是棺椁中的文物。”信立祥介绍,按照古代葬俗,墓主生前最喜爱的、最珍贵的物品会放在棺中,如印章、玉璧等,“如果发现这些文物,将有助于推断墓主身份”。
据《汉书》《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袭,一直延续到东汉。其中以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生平最为曲折,刘贺为汉武帝之孙,在世33年间曾经历王、皇、侯三种身份的转变,被权臣霍光扶上帝位后在位仅27天就遭废黜。
据考古专家介绍,地方史料记载,海昏侯刘贺墓在建昌县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内,有大坟一所,小坟二百许,旧称百姥冢。史料记载的刘贺墓位置与此次考古发掘的海昏侯墓非常接近,令人充满无限遐想。随着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工作的推进,相信不久的将来,墓主人身份之谜就会揭晓。
编辑:金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