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编辑: 李干洲 来源: 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2020-05-19 10:18:55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编辑: 李干洲 来源: 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2020-05-19 10:18:55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对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致力科技创新、注重生态修复的做法给予肯定。他强调,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着红土地上的科技工作者。一年来,赣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
数据显示,2019年赣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38.8%;赣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达778家,净增277家,增幅全省第一;获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15家,居全省第一。
今年1月10日,中国科学院稀土研究院在赣州挂牌成立,这是中科院在江西设立的第一个直属科研机构,也是近十年来中科院在全国布局的唯一新建院所。研究院将围绕稀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构建全链条集成创新体系。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曾璐锋代表中国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并获金牌,赣州经开区荧光磁业“低成本重稀土渗扩工艺”获得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金奖,使该市在国际和全国科技赛事中实现金奖零突破。
赣州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赣州数字经济创新中心、赣南数据湖示范园建成运营。5g应用示范城市启动建设……新动能蓬勃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这些都为赣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强化要素保障,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大大提振了我们的信心。”金力永磁公司董事长蔡报贵说,2019年公司新增专利7项,目前累计拥有30项专利。配合客户新品研发和产品迭代升级,全年研究开发新样品1000余种,获得2019年赣州市市长质量奖。金力永磁企业加快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大规划、大平台的有力支撑。
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赣州在科技协同创新、完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执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补齐政策短板,逐步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创新政策体系。
近年来,赣州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赣州的实施意见》《赣州市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实施方案》《赣州市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10余个政策文件,量身定制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让创新服务成链条、成体系。
为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注重协同联合创新,我市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科研等多领域的广泛合作。同时,强化与珠三角、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的产业与科技对接,推动经开区、高新区等各类园区与沿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建强科技创新平台
近日,江西省2019年度独角兽(潜在、种子)和瞪羚(潜在)企业入选榜单中,赣州好朋友科技被评为全省种子独角兽企业,富尔特电子等9家企业入围全省瞪羚企业,瑞富特等4家企业入选全省潜在瞪羚企业。
近年来,该市坚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把发展重心、资源和空间聚焦到创新力培育上来。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1122”倍增工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予以重点扶持,推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2019年,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唯一独角兽企业。
紧紧围绕“两城两谷两带”主导产业和各地首位产业发展需求,赣州市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平台载体。
赣州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说,《若干意见》实施以来,该市获批建设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峰药业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19个,“国字号”平台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重大突破,引领效应不断显现。
与此同时,赣州市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为抓手,纵深推进创新创业。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8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6个。全市拥有省级大学科技园3个,市级众创空间46个,在孵企业3000余家,实现就业8000余人。
创新人才招引模式,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裕丰科技总经理李麟说,2019年,裕丰科技生产基地正式落户赣州经开区,建有研发中心1600平方米。目前,裕丰科技研发团队90%以上为中高级工程师,其中传感器开发和图像算法分别由两位留美博士带队,在图像和大数据分析应用上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围绕“两城两谷两带”建设,赣州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引进培育计划,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携带科技成果、资金和人才到赣州创新创业。
近年来,赣州市出台了《创新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推进人才住房建设的若干意见》,建成赣州高层次人才产业园。此外,我市还积极搭建苏区人才发展合作研究院等聚才平台,设立宁波人才联络站、深圳招才引智分局、“苏区人才伯乐奖”等,把人才工作的端口前移到发达地区和人才密集地区。
人才崛起,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青峰药业“基于整体观的中药方剂现代研究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赣州19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奖,为全省获奖项目最多的设区市。2019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9.77亿元,增长23.3%。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赣州市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产业实训基地,记者看到5g全自动n95数字化口罩生产线每分钟出片达到40个。“相较于传统口罩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多了一个‘数据处理大脑’,它可以把生产线上的超声波响应时间、转速、设备运行情况等参数实时传送到管理终端,为日后提高产能、优化生产线提供数据分析。”该院常务院长朱尊峰说。
5g全自动n95数字化口罩生产线的快速落地,是赣州智研院在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上的一个缩影。智能婴儿床、巡检机器人、ai视觉智能分拣机器人……该院自2019年4月成立以来,已在“智能 人才”“智能 工业”“智能 农业”“智能 旅游”“智能 医疗”等领域取得了十几项成果和十多项智能产品,并在家具、脐橙产业得到应用。
近年来,赣州市坚持集群发展、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衔接,高标准打造“两城两谷两带”, 超前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蓉江新区大数据产业园、赣州经开区区块链技术产业园、章贡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基地、信丰和龙南5g科技产业园、南康家具产业大数据创新应用基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中心,形成多支柱的新兴产业体系。
2019年,中国稀金谷建成投产中科拓又达智能装备等7个项目,稀土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补链强链,众恒光电、深联电路、科昂电子等80个项目建成投产,引进投资200亿元的名冠微电子项目,填补了我省半导体晶圆生产线的空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沿边、不沿海的内陆赣州,正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进为抓手,汇聚涌动着科技创新发展的澎湃浪潮。(李干洲 记者 温居林)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赣州一周年系列报道
[责任编辑: 肖靓]